狗狗吃了药该怎么办?
我,一个非兽医专业的狗家长,在2018年曾误把狗狗处方药当零食喂过它……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抗凝血剂,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我家狗子有慢性血栓(chronic thromboembolism, CTE)的问题——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老年慢性病,一般表现为腿瘸跛行、走路一瘸一拐或者无法站立行走等等症状。 因为医生当时没有给我家狗子开这种药的长期处方,而是开了7天的处方剂量,我就自己按照处方剂量和服用说明来给狗子吃药。 在服药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K3,这是一种能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然而它的另一个功能却是促进骨骼的生长! 所以呢,在服用该药物期间,原本已经掉光毛的狗子后腿关节处突然长出了一层厚厚的毛毛~ 这个现象让我十分诧异,于是在网上搜索了有关资料。 我才意外得知,原来在服用了含有维生素K3的药物后,患肢会快速生长一层新毛以应对腿部肌肉的迅速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当然,这层毛发会在停止服药后逐渐脱落,患肢也会慢慢恢复如初。
从这件事中,我才对CTS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明白了为何狗子一旦患上此病就会终身难愈。因为治疗该病的唯一方法就是长期服用此类抑制血液的凝固性(anticoagulants)的药物。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些药物为什么会促使狗子的肢体再生以及导致患肢毛发大量脱落,但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可能具有影响毛囊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作用[1];而毛发的大量脱落则有可能是由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2]。 但无论是怎样造成的,这都是非常有趣的现象!不过可惜的是,这种情况在我之后再次遇到时便再没有出现过了.... 好了,下面让我们回到正题来看一看哪些药物属于抗凝剂。
首先,我们要区分两种概念上的“抗凝血”:一种是抑制血栓形成或溶解已有血栓形成的药物,即抗血小板聚集药/溶栓药等;另一种则是本文主要介绍的一种可以抑制血液凝结成块的药物——“抗凝剂”(Anticoagulants)或“促凝血抑制剂”(Coagulation Inhibitors)。
通常来说,前者主要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而后者则可以用于治疗已形成的血栓,比如Dabigatran, Rivaroxaban and Aspirin都是临床上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但是它们都不是真正的“抗凝血剂”。
所谓的真正抗凝血药剂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些能够抑制血液中凝血因子活性(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 factors)的物质,这类药品又称之为「直接抗凝剂」direct-acting anticoagulants, Direct Action Anticoagulants; “Direct Factor Xa inhibitor: Apixaban , Edoxaban (Lixain),Rivaroxaban" [MedlinePlus: Drugs & Supplements], "Factor XIa inhibitors : Bemisila sodium, Furosemide", etc.(中文可译为直接X因子抑制剂类药物)。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液中的某些特定物质而达到防止血液凝固的目的,如上文所述维生素K3就属于这一类。此外还有肝素(heparins)、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LMWHs)都属于这一类型,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中的多种蛋白酶而起到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从而避免血栓形成。
所以呀,如果狗狗真的不慎误服这类药物的话,也不必太过惊慌哈~ 另外,据我所知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专门用来治疗人用抗凝血剂的犬猫用药哦!如果有,也请宠主朋友们不要随便购买使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