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干扰素又叫什么?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由多个物种的许多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类免疫调节剂 。1957年首先由Peters等从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中发现并分离得到,随后在研究细胞的生理与病理的过程中被不断发现、证明和应用,现已知的干扰素有100多种,分为I型(α),II 型(β) 和III型(γ)干扰素3个亚家族 [2] 。
一. I 型干扰素 α-干扰素 又名IL-1受体刺激物(ILSA)或病毒诱生因子(VIF)。根据其起源和结构的区别,人源的α-干扰素共有五型,即αA~αE。其中αA和αB是最早发现的两型,并且属于基因工程重组蛋白 IFNω。其他几型的分布有差异,但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及生物学功能。
二. II 型干扰素 β-干扰素 又称白细胞介素 6 (IL-6) 或人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4]。根据其起源和结构的不同,人类β-干扰素有六型,即β1~β6。
三. III 型干扰素 γ-干扰素 又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或者淋巴毒素(LT)。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种,即致敏 T 细胞生成的γ-干扰素、成纤维细胞生成的 γ-干扰素和树突状细胞生成的γ-干扰素。还有自然杀伤(NK)细胞生成的 γ-干扰素。 根据其分子的同源性,人们将人 α/β 干扰素定义为一类分子,而将人 γ-干扰素定义为另一类分子。
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 α/β 干扰素而忽视 γ-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但事实上,不同的干扰素因其分子结构的细微差别而对机体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