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什么时候段打疫苗?
狗狗在出生后45天,也就是第二免疫后,就可以接种传染病疫苗了(四联、五联或六联); 狂犬疫苗在第三免疫(首免)结束后注射; 驱虫可以在疫苗注射前后进行,也可以一起注射。 具体免疫程序如下: 第二免疫(首免):二周龄,注射一针二联疫苗,隔4周,注射第二针; 第四免疫:八周龄,注射三针四联疫苗,每针间隔一周; 第六免疫:十二周龄,加强两针四联疫苗 狂犬疫苗:第一年免疫,每年注射1次,10月龄以上接种。
如果错过上述时间,应该在补打相关疫苗的同时,立即注射抗毒血清,以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扩散。 在给爱犬接种疫苗之前,要先确认是否患病,如患疾病必须恢复后再行免疫。 另外要注意的是,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抗体产生,因此在接种疫苗后3周内不能用。
第一针犬疫苗在幼犬满45日龄后就可以注射了,共注射3针,每针间隔21天。狂犬病疫苗在满3月龄后就可以注射了,之后每年加强一次。疫苗注射前要保证宠物健康,一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或无任何异常症状,注射期间及注射后一周内不能服用任何药物,注射完后可在注射城市免费加强一次。
幼犬疫苗的注射次数与出生时母源抗体的强弱、品种、个体差异有关,通常来讲,幼犬比成犬注射次数多。为了使疫苗注射后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同时最大程度的确保疫苗接种犬的安全,在给犬注射疫苗时要做到如下几点事项:
对于刚到新家中的幼犬,首先要确认原主人有无给幼犬注射,注射了哪些疫苗,注射日期是什么时候,是否产生抗体。对于来历不明的犬,应至少在适应环境后的一个月后再接种疫苗。
对患有各种疾病及手术恢复期的狗应缓用疫苗。对于某些特殊疾病,在患病康复后,应适当延长免疫间隔时间后使用(如:传染性肝炎至少应隔离免疫3个月;对于细小病毒感染的康复犬,应适当延长免疫间隔时间后使用疫苗)
在一些特殊场合(如:犬展、训练营、托儿所或寄宿处、美容院、医院、宠物店、公园、宠物诊所以及其它宠物会集的场所)被感染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如果确认或怀疑有传染病流行,建议:所有犬在进入之前应按免疫程序完成所有所有该注射疫苗的注射,未完成注射的幼犬以及免疫产生应答反应异常的犬禁止进入。
对于免疫产生了异常应答反应的犬,建议:在确信不会被感染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停止疫苗的注射,而对于处在高危环境中的犬,特别是有明确疫病历史的宠物,如果免疫产生了异常应答反应,可以在使用肾上腺素预防应激反应后,权衡风险利害,在严密监视的情况下继续使用疫苗。
幼犬注射完疫苗后,不要过于紧张,有些反应是正常现象,只要不是严重的过敏及免疫系统问题,一般都无需特别处理,幼犬自身就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