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好多小黑虫?

韶蔚彩韶蔚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种虫子叫皮蠹,属于皮蠹科,又名皮蛾、皮蠹蚤、皮蠓等,属昆虫纲啮目的一类害虫。该虫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地,皮蠹已列入当地的重要检疫性害虫。 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防治该虫,80年代后期建立了完整的室内和户外测报体系,并先后制定了相关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对进境的毛皮及其制品、羽毛及其制品等按规定进行严格检疫,严防其携带传入有害生物。但值得注意的是,随宠物进口的可能有皮蠹的幼虫或卵,如不及时清理或处理不当,有可能造成皮蠹在国内定殖和传播扩散。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3~5mm,黄褐色至黑褐色;头部宽短,略呈方形,复眼黑色而明显;触角丝状,10节,稍弯曲;前胸背板宽短,中央有一圆形凹陷,两侧各有1突起;小盾片三角形;中后足腿节近基部l/4处具一圈银色环纹,其余部分黑色;腹部宽大,背面中间有6个黑色横带;第4、5腹节背面两侧各具一个三角形尾须;第6节背部有1个半环形皱褶;雌虫产卵器外露,呈刺状。 雄虫较雌虫小,体长2.5~4mm,颜色较暗,尾须窄而短。

卵椭圆形,乳白色,直径约1mm,末期生长缓慢,在壳后端腹面形成一圆形盖,露出卵的上半部,成熟时与母体分离,浮于表面。

幼虫白色,长约4mm,头部黑色,口器发达,能迅速插入纤维组织内吸食营养。

蛹淡黄色,长约3mm,尾部具钩状刺突,最后期体表出现黑色斑点,蛹的外壳由5个囊状的结构构成,中部较大,两端较小。

生活习性 皮蠹为嗜温、喜湿性昆虫,对环境适应性强。幼虫主要生活在衣物、鞋袜、被褥及其他纺织品内部,以纺织品中的纤维作为食物来源。成虫寿命可达7天,有趋光性,喜欢聚集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室外,成虫喜欢在靠近水源的草地、树丛和草丛等部位停留,栖息在树上的成虫也会飞到水源处饮水。

当气温达到25℃以上且相对湿度大于65%时,幼虫发育快,幼虫期缩短,从卵孵出到化蛹仅需5天左右;而在低于15℃的环境下,幼虫无法发育,只能休眠。温度是影响皮蠹生活史的重要因素,随着温带的气候特征逐渐明显,北方地区皮蠹的发生程度将逐渐加重。 在自然条件下,皮蠹的生活史因地区而异,南方地区一年可完成9代以上的繁殖更新,而北方地区一般仅有2~3代。在我国东北地区,每年发生代数较少,可能与冬季寒冷,成虫无法羽化有关。

防治方法 防治皮蠹的关键在于清洁卫生,加强日常保洁工作,及时清除垃圾和废弃的布料,做到防蚁、灭蚁,阻断其传播途径。

还应做好仓库及周围环境的杀虫工作。由于皮蠹已经具有抗药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单一喷洒杀虫剂的做法,采用化学药剂熏蒸、诱杀、热蒸汽浴和紫外线照射等多种手段结合,交替使用,以防皮蠹产生抗性。 对进出境的货物、集装箱应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带有皮蠹的货物入境。同时要加强出入境人员的监管,防止人畜共患病的传播。

陈轲含陈轲含优质答主

衣服上,被窝里,皮肤上,都发现过小黑虫

这是体虱或臭虫,主要是寄生在人体皮肤上的一些寄生虫,一般叮咬吸血为主,有的携带病原微生物,可传播疾病。

个人卫生要改善,勤洗澡,内衣裤单独清洗,家里要清洁些,蚊帐上,被窝里要拍打一下,用杀虫剂也可以喷。

身上有疑似小黑虫叮咬的包

皮肤表面出现不明原因的包块,高度怀疑是虫体叮咬,需要和药物过敏等鉴别。虫体叮咬之后容易出现过敏和瘙痒不适的症状,如果抓破皮肤,可以继发细菌性皮肤感染。

治疗上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皮炎平,主要是对症治疗瘙痒和皮疹,如果有继发感染,需要用抗生素,如果有全身症状,比如发热等等,需要排除虫体携带病原微生物,有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可能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