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长了狗豆子怎么办?
狗豆又名蜱,分三种,跳蚤型的较小,吸血虫型的大些,犬虱型的更小一些。 跳蚤型的蜱成虫体长0.2~1.5厘米,宽约0.2厘米;吸血虫型的要稍微大一些,犬虱型的仅长不到1毫米。 虫体背部有一条黑色背沟,由34个卵圆形肌节组成,腹面淡黄色。背面和两侧有扁平的黑褐色、灰白色或黄白色鳞片,头部略呈三角形,有3对足,尾端有2根长的针状附器。
【生活史】 蜱的生活史包括幼虫、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每个阶段要在不同时期找到合适宿主才能完成发育。
(一)幼虫期 此期主要依靠吸取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维持生命。如红耳跳蚤,在土壤、垃圾中取食植物时,如被动物践踏可能转移到动物体表,当它发现适宜宿主后,即钻入皮肤表面,寻找血管部位,将口针刺入宿主皮内吸血,此时宿主往往感到刺痒、疼痛,表皮轻度炎症反应并出现红斑;如果虫体停留时间较长,则形成结节性和溃疡性损害;如不及时处理,继发感染化脓菌,则可形成化脓灶。有的幼虫直接吞咽大量血液,也能饱餐一顿。 (二)若虫期 从老熟幼虫脱茧到发育成成虫前为若虫期。这一阶段的蜱无口器,不能吸血,主要取食植物的汁液。
(三)成虫期 成虫期为完全变态的寄生虫,能吸食血液。 雌雄异形,雄虫尾部尖细,雌虫较宽且短。虫体的背部和腹部有许多倒钩及皱褶,以增加与宿主的摩擦力,便于固定于皮肤上,吸吮血液。随着血液的吸入,虫体逐渐膨胀而变圆,并在肛门部形成突起,从周围颜色逐渐变为中部鲜艳的颜色。
【传染途径】 主要传播媒介是动物机体上的寄生虫——螨虫。这种螨虫属于寄生虫中的线虫类,大小约为0.5mm,像小米粒一样大小,呈白色,透明或是微黄色。这种小白虫叫毛囊螨,简称毛囊虫。
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如病畜直接与人接触,或在同厩期间,人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皮毛而传染。经衣物、玩具间接传播也可见到。人与动物都是寄生螨的自然适宜宿主。 还有一些绦虫病、蛔目等肠道内的寄生虫也可以互相传染。
【临床表现】 以吸血方式传染给人后,多数表现为无症状的带虫者,只有少数人可以出现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偶见贫血。严重的可以发生溶血性贫血、黄疸,嗜睡、谵妄甚至昏迷,如果造成全身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就更严重了。 查体可见皮肤黏膜瘀点、瘀斑,颈部、上肢、胸壁以及躯干、大腿等部位皮肤可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丘疹,有的呈斑丘疹样,部分皮疹中央可有结痂,周围有色素沉着。指甲边缘可以脱落,甲床下常有积血。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有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降低。尿蛋白可呈阳性,并可出现红细胞及管型。
【防治方法】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清除蚊虫、白蚁等昆虫滋生的环境。 2.宠物必须按时驱虫,一般在出生两周后就可以进行首次驱虫。 (1)杀灭成虫可用杀虫药涂擦患处,比如敌百虫、阿维菌素、杀螟硫磷等。
(2)杀灭幼虫和虫卵,可以用杀虫药涂搽或冲洗患部,再用生理盐水洗净擦干,涂抹消炎药膏以防止感染。或者用5%苯甲酸苄酯糖浆、1%~2%敌百虫水溶液等药物喷洒或浸浴,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