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狗夏天喝多少合适?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没有“喝多少”这个概念,只有“喝多少水”和“喝多少饮料”的区别。 人的基础代谢会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强,因此人体在高温环境下排汗、呼吸等消耗的热量也更多。这些生理反应都会导致人身体水分的流失量大于平时,所以人会在高温环境中出现脱水症状,这时补充适量水分是非常必要的。 但喝水也要有个度。比如运动时大量出汗,可能需要补充运动饮料来尽可能弥补因出汗丢失的电解质成分。但大多数情况下,单纯从补充水分的角度讲,清水就是最好的选择。
人在运动后会有渴感,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在运动中会产生肌糖原储备和肝糖原储备,这两个储备在运动时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导致人体内环境pH值下降,从而触发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有关水和电解质的调控区,发出冲动通过下丘脑和大脑皮层,最终使人产生“口渴”的感觉。 这个过程是机体对缺水状态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射,其目的就是通过饮水的方式恢复体液渗透压、纠正体内酸碱平衡,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 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明显止渴需求,可以适当饮用运动饮料进行补充。值得注意的是,过量摄入运动饮料可能会引起高渗性脱水,因此需格外注意摄入量,不宜多喝。 对于大部分健康人来说,每天饮1500~2000毫升(相当于6~8瓶矿泉水)清水即可基本满足体内水分的需求。 但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来说,可能饮水不足或者过多,都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
对于肾脏病患者或其他需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的患者而言,如果每日尿液排出量超过500毫升,则说明体内水分过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减少食物中水分含量等方式进行控制;而对于急性肾损伤、腹腔或胸腔积液患者以及心脏功能异常者,则需要通过增加饮水量的方式增加尿量,以利于肾脏功能恢复。 总之,科学饮水需要根据个体年龄、体重、运动量、季节等情况综合判断,难以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