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缸需要什么配置?
我的这个鱼缸,其实不算严格的热带鱼缸(不是海水)因为里面没有石块也没有水草,但是应该有热带鱼类生活的环境的样子。 我原来养的是雀鲷,所以买的底砂是黑金沙(不是天然黑金沙,是一种景观砂,颜色更正一点,有点小圆石),后来鱼死了清了缸重新养的。这个黑金沙的缺点是不吸附,底部容易有灰尘和粪便,需要经常清理。但是优点也是明显的,比较耐脏,又因为是黑色,所以很容易将粪便等污染物掩盖起来,而不像白沙那么明显。 后来加了海草屋,里面的海沙换成了海水净化沙子,有吸附功能,可以吸收底部的粪便、食物残渣等等,感觉很好用。而且可以反复使用,我用了一个来月,就感觉明显变干净了,之后也一直保持干净的状态。 这个鱼缸的照明用的普通的T5灯管,没有加外过滤。因为在阳台,光照时间应该是足够长的。不过为了延长灯管的寿命,我在里面放置了潜水灯,每天开4个小时左右。这样既保证了鱼儿有足够的亮度,也保护了灯管。
我是这么设计的,顶部过滤盒里放着陶瓷滤片,用来粗滤;下面鱼缸里放着一个生化棉和一个活性炭,用来进一步吸附杂质和有害物质。底部还有一个反气举(本来有一个底滤箱,但是没有用完,就闲置了),用来培养硝化细菌,分解有机物。 但是实际使用后问题很多。首先过滤效果不怎么好,水很混,虽然不到立马就能看出来混的程度,但是也很快。其次,由于缺少光管,鱼只生长缓慢,且颜色变得没有刚买的时候好看。最后,由于没有光管,水草没法进行光合作用,开始慢慢腐烂,需要天天剪水草,不然很快会坏掉。另外在底部还能看到黑色的沉淀物,估计是钙砂被氧化后的产物。 于是我又重新改造了我的鱼缸。这次我将所有能换的都换了。 T5灯管换成LED灯珠,每个3W,一共6个,分3组,每组2个,分别控制。这样光线会更均匀,不会有一块暗一块亮的问题。同时在顶部的过滤盒上打了4个孔,方便光线传递到鱼缸内,同时也增加了氧气的流通速度。
然后我更换了海草屋,加入了造浪泵(原来的那个没坏,但是我感觉它的噪音太大,所以一并换了),并且将原来的底砂全部清洗后换成椰土,种植了细叶铁皇冠和水草。同时还在鱼缸内放置了沉木和石头,尽量营造原生态的环境。 现在的鱼缸,我基本上半个月清理一次底砂,每次清砂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的虫子,估计是有虫子的幼虫在里面生长了。但是植物的生长却没有受到影响,尤其是水草,长得很好,每天都有很多鱼咬水草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