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掉鳞了怎么办?

阳振泽阳振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外伤造成,首先要及时清理伤口,防止感染。对于较大的伤口,可放在淡盐水里浸泡10分钟左右再清洗,注意不要用自来水直接冲洗患处。 其次要控制水温变化,切忌突然升温或降温;刚换的水不宜太多,以5%左右为宜,逐步增加水量。 对病情较轻的患处,可蘸上红药水、紫药水或者碘酒等,每天涂抹3次~4次。对严重感染的患处,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1∶2000)浸洗患处,之后把鱼放入清水中,注意不要使水中含有残余的高锰酸钾。 如果出现死亡症状,应及时将病鱼捞出,用1‰浓度的食盐水浸泡消毒,以防传染其他健康鱼只。

2.内出血导致的鱼体褪色而鳞片向外突出,这时不要急于将鱼体上的鳞抠掉,因为这样很容易使鱼受伤后感染。如果鱼体上的血痂脱落,鱼会自己长出新皮,新长的皮肤会逐渐覆盖住整个身体,鱼会慢慢恢复原状。 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随便给鱼儿用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最好保持水族箱的中毒程度,同时适当增氧,提高水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把病鱼置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并逐渐减少光照的时间,这样可以有效减轻病症。

步丽梅步丽梅优质答主

掉鳞问题,是热带鱼饲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主要以鱼体表出现块状脱鳞、甚至是裸皮为主要特征,而且主要侵害的,是热带鱼的鱼体后半部。该病的出现,既有细菌、真菌等病原生物性疾病造成的,也有由于饲养水质恶化,或者是受到寄生虫刺激,引起的非病理性脱鳞。对于掉鳞病,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其病理性病因,即所谓的“鳞片病”。

鳞片病早期,只是热带鱼后半部的鱼体,出现块状脱鳞。随着病情发展,脱鳞区域逐渐扩大。严重时,主要在背鳍基部和肛门之间,形成一片裸皮。此时,由于细菌或真菌的进一步危害,裸皮区域往往有浮肿,或者是附生一层棉絮状物,用手接触时,会粘有鲜血。该病严重的,可以造成热带鱼死亡。

鳞片病的发生,主要以水质差,饲养不当、鱼体受寄生虫刺激为基础,因此,治疗时,首先应在改善水质、调好饲料的基础上进行内服药饵,每公斤鱼体重用痢特灵片30毫克拌饵喂鱼。连喂5~7天。对于浮肿明显的病鱼,将浮肿区域的水用5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5分钟,然后再移入正常水体中。或者将病鱼移入50毫克/升呋喃西林溶液中浸洗10~30分钟,也有显著疗效。

治疗期间,应勤施生石灰,调节改善水质。以后坚持每隔7天,投喂药饵1个疗程。在治疗的同时,也可以将病鱼捞入20克/立方米的食盐溶液中浸泡治疗。一般5分钟后,即可见到脱鳞区域逐渐恢复。反复浸泡2~3次,即可见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