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狗品种有多少种?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犬文化发源地,有丰富的养犬历史和文化底蕴。早在商周时代就有“犬”字出现,西汉时期“犬”字增加笔画,表示为“犬”;东汉时期出现“犭军”或“犭军斤”,唐代出现“犭军”,清代雍正年间《古今图书集成》中收录了当时中国社会所认可的28个汉字作为犬名。 这些文字和词汇的进化过程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变化发展。它们也被称作“文化标准体”(Canine Cultural Script)。 除了用文字记录外,人们还利用图形来记录犬种信息。最著名的图形记录就是宋代画家李嵩所作的《花篮图》,图中描绘了41只造型各异的宠物犬,包括我们的“中华田园犬”。这幅画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这些犬被赋予了各种名字,但它们其实都被归结到同一个犬种之下----我们现在的分类系统认为所有这些动物都属于单猎犬(Hound)。因为它们都是靠嗅觉找到猎物并追踪之。 那么为什么这些来自东亚的不同文明的人会给同样一种动物起这么多不同的名字呢?有几种猜测。一种是这些动物真的有不同的祖先或者来源,因为古人没有做过基因测试,所以他们不可能知道这种动物到底是不是一个物种。另一种猜测是这些动物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近亲繁殖而导致基因流失,使得它们无法适应环境而出现了分化。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些动物本来就没有什么亲属关系,只是人类赋予它们的名称让人产生了它们具有同源性的错觉而已。
无论什么原因,结果都是一样,这些伟大的动物被人为地分为若干类,并被赋予了充满想象力的名字。 但无论怎样,我们饲养的这些可爱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的姓名———狗狗!这是我们在世界文明的公共身份。
以上文字内容节选自我新书第一章(已出版发行,欢迎选购,谢谢),如有兴趣可以点击“了解更多”查看书中更详细的图片内容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