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蚤哪个月份最活跃?
6月份的跳蚤,那都是经历过5月疯狂洗礼的成熟跳蚤!5月的跳蚤,那是刚出炉的新鲜跳蚤啊…… 春天到了,又到了小动物们发情的季节(大雾)。没错,春天是各类寄生虫开始活跃起来的季节。而到了5月份,这些寄生虫中的佼佼者——蛔目异尖科和绦目的蛔目异尖科的幼虫,已经开始在土里到处游走寻找宿主了。 它们一般会在地面上的泥土里打几个滚,顺便从周围环境中摄取一些营养,增加自己身体的能量,为之后的生长发育做好准备。
这时,它们碰到人类或者动一下都会吓得马上钻回泥土里。不过,当你把土壤放倒阳光下暴晒时,它们就会躲进阴暗的角落里去。当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温度上升至32℃以上并持续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成群的蠕虫蠕动着钻出地面。 如果此时你用手捏住这条蠕虫的尾巴,然后轻轻扯开,你会发现这个看起来像蚯蚓的家伙其实是一具透明的虫体,里面有一条长长的虫子正在往前蠕动。如果往里面看,还可以看到虫体的中部有口器和消化管等构造。 这就是异尖蚴的幼虫形态,也称为海兽胃线幼虫。这个时候的它主要摄取动物性的营养来源。如果你手上恰好有一片肉,它可以很快钻进去并把整个身体都包裹在里面。随着食物的消化,它慢慢从中取出身体前半部分,恢复成蠕动的虫子状,然后沿着消化道往上走,最后到达口腔,再慢慢地从唾液腺里面吸取营养,继续发育成长。
48小时后,如果环境适宜,这棵幼虫可以生长成一棵呈“香蕉形”的大约1cm长的幼虫。这时候的幼虫已经具备了各种进食器官,并且非常活泼好动,随时准备寻找合适的宿主下口。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异尖蚴都能发育到这么大。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在北方,能在土壤里直接捡到大小约0.5cm左右的成虫。当然此时已经是成虫阶段,具备一切成年昆虫的特征——能飞、能跳、能啃能咬,而且还具有一切繁殖后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