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饲养课学到了什么?
周末,和闺蜜去逛街,走到一家宠物医院前,看到外面有支“学生宠物养护社会实践队”。一个年纪比较小的同学端着盆,宠物医院里的医生指导他给养在医院的宠物狗“小美”梳头——先把小美放在整理台上,给它抹抹梳梳身子。正当我纳闷这些学生是怎么给宠物美容时,一个老师样的人接过同学手中的刷子,“嗒嗒”几下在小美身上刷上洗发香波,另一只手持按摩梳,从头至尾在宠物身上慢慢梳理,边梳边问小美是哪只猫的主人,今天是来打针还是洗澡。
没想到今天去逛个街还能遇到宠物饲养课,实在是有趣。以前只是在报纸上读到过,现在的学校会把小动物作为教学工具,给学生们上课。不过,据笔者了解,能上这堂课的学校并不多。在西南大学育才学院,这只涉及动物科学和动物护理专业,而开设这门课程的老师李露,本身就是一位动物繁育专业毕业的高材生。李露说,之所以把犬猫等小动物带到课堂上,是想让同学们学会欣赏动物,热爱生命,培养责任心。而更重要的是,这些小知识和小技能,将来如果孩子们有幸成为这位老师的学生,他们可以用得到。
的确,在我们的印象中,学校似乎是培养人类的地方,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可事实上,现在的学校里面,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好像除了科学文化知识以外,动物,植物甚至一些生活中的常识都不太传授了。就像我们小时候,虽然也生活在城市里面,可是我们的家长告诉我们猫喜欢吃鱼,狗吃饭的时候要漱口……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知识和常识,可是现在的城市人口增长率如此之大,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是生活在高楼大厦里面,我们的家长却不再像上世纪的那些老一辈子的人一样,给小朋友传授这些生活常识了。现在城市的中小学里面,动物,植物甚至还包括生活中的常识,课本上有的都不一定有,更别说在课堂上深入探讨和研究一下了。而这所有的问题都归根到底,就源于教育体制的弊端。不过还好,现在像西南大学育才学院这一类的拥有创新理念的学校已经开始着手解决这些问题了,而这些学校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没有围墙,学校与景区融为一体。
学校与景区相融,是现在很多所谓的风景区里面附设的培训学校的最大法宝。没有围墙,自然环境、自然人文资源便成了学生的课堂。但是,此类学校,中国的确很少。而此种教育模式,国外的确也很多。中国现在虽然也开始从教育制度上进行了创新,但是,仍旧是远远不够。尤其是中国的最高学府——清华北大等。它们都依旧徘徊于传统教育模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