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去雪地怎么形容?
12月26日,重庆,一到冬季就备受“雪休”煎熬的宠物们,今年可算是熬出头了。重庆黄泥塝的一个高档小区内,一场人为的“真雪”战斗打响了——为了迎接圣诞节,小区在每栋楼前都堆积了大量的雪人,还有真正的雪中滑道,供孩子们玩耍。不过,最大的赢家自然是小区里的宠物们了,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打雪仗、啃雪、玩滑滑梯,好不快活。 看着宠物们“洋洋得意”的样子,网友们却哭笑不得:“这只小狗的状态好像人类在雪地滑倒的模样。”“看来下雪天最大的痛苦就是雪地太滑,需要小心走路。”
的确,如果只涉及个人休闲,下雪天玩冰雪的确很快乐;但如果让“雪盲”和“车祸”来帮你回顾一下下雪天“雪上滑倒”的痛苦,相信你会深以为然。
有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雪乡“雪地摔伤”的投诉每年都呈递增趋势,今年更是达到了顶峰。仅在今年的1月中旬到2月初,吉林省旅游局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就接待了将近2000起“雪地摔伤”的投诉。而据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的数据:2012—2013雪季,包括北京、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在内的我国7个雪区,雪地摔倒致伤致病的投诉总计545起,平均每天约有80起。相关专家也指出,由于雪后路滑原因摔倒造成伤害者,由于雪景美丽冲动滑雪造成损害者,都有增多的趋势。
当然,有关方面已经在不断改善“雪上滑倒”的遭遇,如北京一些公园已经专门为驴友规定了登山路线,还特意设置了冰棱柱等景观;一些冰雪运动在专业场地进行,并配备了专业护具。但这毕竟只能是“锦上添花”,雪天路滑,摔跤不可避免;而如果是玩雪“失足”造成损伤,连“锦上添花”也是奢侈的。那么,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市里的“白领”或“宠”主们而言,有没有方法既能让我们享受久违的“真雪”欢乐,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特别是“宠”物的伤害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
建议第一,为了减少雪上摔伤的可能,在气温降到可以下雪的那一刻起,就封闭所有的露天公共游乐场所;建议第二,在有人长时间使用雪地器具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场所内雪面的清洁频率;建议第三,在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增加安全警示标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提示;建议第四,禁止13岁以上的人在无相关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滑雪等雪上运动;建议第五,对于已经有雪道等娱乐设施的场所,也应该限定该场所内可以使用哪些雪上运动。
当然,这些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实现,而即使部分实现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不过,即便只是在小区里组织一次“真雪”战斗,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也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如果这个提议得到实施,或许我们每一个冬天都会因这次“雪战”印象深刻:
战役开始,宠物们像火箭般冲向前方,在雪道上滑行、转弯、冲刺,当冲到终点时,早已气喘吁吁。正当我们沉浸在这难得的冰雪乐趣之中时,忽然听到远处有人在喊:“雪打一棍闹一闹,来年又是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