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狗打弓形虫疫苗吗?
弓形虫病(又称弓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动物寄生虫病。弓形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体,常寄生于细胞内,有胎盘传入和经口传染两种传播途径。猫和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病病原的惟一终末宿主,人类可通过接触感染和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生水而致病。在全世界范围,弓形虫病感染十分普遍,每年约有1亿人感染,其中半数以上为儿童。弓形虫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特别是可能对孕期妇女及胎儿、婴儿造成危害。1995年至1998年4月,全国共查出的2367例弓形虫病患者中,有69.85%为孕期感染。弓形虫病在流行病学上特点是:种类多、分布广、感染虚、传染快、强度大。动物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讲,感染后的表现从潜伏期一直到发病都因人群而异,非常复杂。一般而言,患有免疫缺陷的一般人群和婴幼儿可获得急性传染病,而且感染的毒性较强,危害较大;而有免疫能力的成人一般仅表现为隐匿性感染,毒力较弱,危害不大。关于弓形虫病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第一,先天性感染较后天感染严重,超过50%的死亡病例发生于出生前。第二,怀孕妇女感染弓形虫病,胎儿有可能发生重症感染,甚至死亡;即便小孩出生后平安无事,小孩在生长发育阶段中,仍会有发生严重疾病的可能。第三,人感染后,不论症状轻重,都无持久免疫力,因而极易引起复发,同时可造成隐性或显性感染。第四,发病时间常与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分不开,如睡前吃夜宵,常使患蛔虫病和绦虫病的几率增高;司机、搬运工、玩麻将者弓形虫病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讲究所致。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弓形虫病可以发生于先天性感染,但这种情况更多见于猫(猫葡萄球菌病、猫传染性肠炎、猫病毒性鼻气管炎)或蛔虫病,尤其是寄生虫数量多时。先天感染弓形虫病后可出现下列病变:鼻窦炎、肺炎、脓胸、淋巴腺炎及肝脾肿大,并可致贫血、血小板减少、腹泻等。
弓形虫病主要传播媒介为猫。鼠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实验室内工作时,要注意防止菌株污染。禽类和鸟类可以作为间接媒介传播,但比例较低。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感染,也可经食源性途径和呼吸道途径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儿童及免疫缺陷者等发病危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