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的虫子都有什么症状?
寄生虫(parasites) ,泛指一切能以生物为食的动物。它们有的单独生活,有的群体活动,有的以生物为食,有的则以腐肉为食。在自然情况下,寄生虫通常以虫体后部的伸缩尾蚴或幼虫形态在中间宿主中发育,并借助其纤毛的运动,穿过消化道壁进入体内,然后在血液或其它组织液中移动,寻找适宜的部位(器官或细胞)进行寄生。如侵入部位的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则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热、痛,甚至化脓。
2. 吸虫纲
3.绦虫纲
4.线虫纲 蛔目异尖科:异尖线虫(异尖螨)
5.线虫纲蛔目蛔科:蛔目的蛔属和异色属寄生虫,其中蛔属的蛔目蛔科的寄生虫又称为胃肠道蛔目;异色属的异色蚤目有异色蚤和异嗜性眼点吸虫等。
6.其他线虫类 有球虫、钩虫、蛲目蠕虫以及原虫类等。 常见寄生虫的特征及危害
1.蛔目异尖科 异尖线虫(异尖螨虫)
【形态】线虫形,乳白色,虫体直径300~500um; 头部锥形,口器简单,由1对齿舌构成; 体表有螺旋状横纹,纵切面可见4条环纹,每环上约有8个圆形斑点,为感觉神经元末梢分布区,称“节间带”。
【生活史】终宿主体内 成虫寄生于口腔黏膜下,处于是休眠状态。 当吞咽食物时,虫体可滑入消化管内,在胃里开始活跃起来并在其中蠕动,逐渐向小肠方向移行。当经消化道排出时,虫体进入水中,借助尾部的运动和尾尖的伸缩性,从水生动物的鳃腔进入血液,并在其中游走,最后停留在心肌内,此时若有机体代谢产物毒性增强,虫体死亡,机体修复伤口使内膜受损,虫体被包埋在修复层内,形成“虫瘿”。
【致病与传染】当寄生虫在体内移动时,可使局部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出现水肿、出血,若在消化道内蠕动时,因虫体的机械刺激,也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症状。 当异尖线虫侵入脑神经纤维或视觉神经时,可引起头痛、面部神经麻痹、复视、斜视、视力减退等症状。 该寄生虫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食物,当消费者食用被寄生虫卵污染的水产品时,寄生虫可随食物进入人体,在消化道中被吸收,侵入部位多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随后幼虫钻入胆道或消化道壁的皱褶内,以周围组织细胞作为营养来源,逐步发育成成虫。
【预防】 加强水源管理和粪便管理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冷食品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已感染者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