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白点病怎么得?

庾云芸庾云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白点病是由海水寄生虫感染导致的,属于较易感染的疾病之一。 病因:病原体是海水寄生虫——海兽胃线虫(gastrostomum spp.),属寄生虫中的线虫纲蛔目异尖科,又称为海水异尖线虫或海兽胃线虫。该虫子成虫体长约3~5mm,幼虫期在消化道内发育为蠕虫状,雌雄异形,体型比成虫略大一些;由于形状像针一样,所以又叫海兽胃针。

海兽胃线虫主要寄生在海生动物(包括鱼类)的消化道里,以消化液中含有的蛋白质为主要食物来源。当它侵入鱼类消化道时,因为消化道壁有黏液、酶等物质保护,并且不断蠕动,使虫子不能停留,而只能暂时性侵入。 当环境不适(水温、酸碱度等)或者细菌增殖过快导致消化系统紊乱时,会刺激寄生虫的繁殖,使其数量增多并迅速生长,此时幼虫从幼虫形态转变为成虫形态,开始大量觅食,并在肠道壁的皱褶里寻找适合的地方沉积下来。如果虫体积较大,则可在胃肠里游动,此时因胃肠道的蠕动及胃液的消化作用,使虫体逐渐萎缩,部分幼虫死亡,虫体的表面被消化液分解,释放出营养物质供机体需要。

如果虫体较小且数量较多,则在胃肠道里不易发现。当胃肠蠕动将虫体推向幽门处时,由于酸度高、压力较大,加之虫体本身具有的抗腐蚀能力,使有些幼虫得以生存,并将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推挤到肛门处形成粪便排出体外。此时若虫体继续发育,其体表的外角质层可脱落,内角质层细胞可增生,使虫体表面凹凸不平,形成许多突起,从而增大与组织之间的接触面,进而获得更多的营养供应和生存机会。

当条件适宜时,海兽胃线虫可以在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并产生较多的幼虫,完成一次完整的生活史。 在不同种类、不同年龄的动物中,海兽胃线虫的感染率差别很大。例如,在同一环境中饲养的鲤鱼,体质强壮、食欲旺盛、生长快、体内营养丰富的个体,就不易被感染,而体质较弱、食欲差、生长慢、营养匮乏的个体却很容易被感染,其体内所携带的寄生虫数量也较多。

症状表现 患有白点病的热带鱼,身体表面会有白色斑点出现,这些斑点由孢子组成,是寄生虫的虫体或幼虫在外界环境中吸附所必需的。 当寄生虫的数量较少或者未附着于皮肤表面,而是游离于水中时,不容易被发现,也不会引起什么症状;但当寄生虫在皮肤表面着床后,就会引起皮肤发炎,皮肤表面的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甚至发生糜烂,此时病鱼会有异常行为表现为躁动的现象,动作缓慢,反应迟钝,食欲下降乃至不食,体重减轻,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全身肌肉痉挛,抽搐,直至死亡。 由于寄主的不同,海兽胃线虫在消化道内发育为成虫阶段所获得的能量来源也不同。对于鱼类而言,主要是依靠摄取食物供给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而对于哺乳类动物来说,除了摄取的食物外,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如糖类、脂肪也能为其提供一部分能量的需要。与鱼类相比,哺乳类的白细胞对寄生虫的吞噬作用较强,血清中的免疫抗体水平较高,抵抗细菌感染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随着宿主的生长、发育,其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体内寄生虫的数量会逐渐减少,甚至达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当环境条件恶劣、营养缺乏、代谢紊乱等,都会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寄生虫有机会大量繁殖,引起临床症状明显加重。

诊断 根据寄生虫的致病性、寄生部位以及发病对象的不同,诊断方法相应也有所差异。 对于海兽胃线虫引起的白点病诊断,可以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寄生虫的直接观察检查(在解剖镜下直接观察到虫体或幼虫)和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

通过荧光标记技术也可以检测到虫体上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起到诊断的作用。 防治 对于热带鱼的白点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进行治疗和控制。预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水质清洁,温度恒定,定期更换新水,避免鱼体受伤害;其次要合理喂食,确保营养均衡,改善鱼的体质;最后还需要做好药物的预防措施,可以在鱼缸水体中投放适量杀菌剂或抗生素,用以杀灭水体中的细菌及其毒素,阻断细菌感染途径。同时,注意避免使用含有碘制剂的消毒药,此类药品易伤害鱼类。 对于已经染病的鱼类要及时隔离,并进行药物治疗。对于体质较好、病程较短者,一般可以自行痊愈。否则需采用药物疗法,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患部,每10千克鱼体用药5克,每日1次,连续2—3天;也可用食盐溶液浸泡,浓度控制在4%左右,每次5分钟。 对于全身感染或有明显炎症反应者,可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5毫克,每天1次,连续3天。还可以采用紫外线照射和氧气泡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预防工作 ①每年春、秋季定期给鱼缸进行消毒处理,可采用高锰酸钾溶液、福尔马林溶液或盐水浸泡缸体的方法进行药浴。 ②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质的新鲜洁净。

③投喂经过彻底消毒处理过的饲料,不要投喂腐败变质的食物,防止微生物入侵体内诱发疾病。 ④平时应注意尽量保持环境的稳定,尽量少换池子,如果一定要换也应该慢慢进行,尽量不要让鱼儿感到突然,以免受到惊吓刺激出现应激反应。

莫麟轩莫麟轩优质答主

不稳定的水质是滋生寄生虫的温床,也是白点病病原最常躲藏的地方。当水中的有机废物逐渐累积而越来越多时,就表示您已经很久没有换水了,这时请三思而后行,切勿一次换水超过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这样必会令热带鱼受到强烈的刺激而染病,最普遍流行的白点病亦会接踵而至。此外,当温度计的水银柱低于热带鱼所需的温度,或是一夜之间突然大幅下降时,皆很容易引发白点病。

而有经验的鱼友一定知道白点病一经感染,就很难避免会传染给所有水中的热带鱼,所以除了治疗方法外,如何预防亦十分重要。水质的稳定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鱼缸和所用器材的清洁。因为白点病原体最喜欢附着在没有水流到达的角落处,如果将患病的热带鱼的鱼缸和所有用具洗干净和在太阳底下暴晒两小时以上,就能消灭所有病原体。切记不可使用来路不明的杀虫散等药物,虽然能杀死病原,但亦很容易令热带鱼惨遭毒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